真正驱动你成长的,就是持续升级认知能力


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一套算法,是自从出生到现在的环境投射和自主意识共同进化而成的,认知是所有行为的内在逻辑,行为是认知能力的外在表现。人和人一旦产生认知差距,就会做出完全不一样的决定,最终造成不同的结局。

作者:NIPer

来源:陈慕妤(ID:chanmuyu)


俗话说,人与人之间的差距,往往是源于他们认知能力的不同。

 
撇除出身和智力等先天因素的影响,来自同一学校,年龄和学习成绩都差不多的人,工作之后之所以会不同程度的成就,绝大部分的原因,就是他们认知能力,有没有获得“升级”。
 
有一些人,无论再怎么努力,都没办法继续跃升到更高的层次,与其说,这是他们能力的极限,倒不如说,这是他们的认知水平一直没有提高,从而导致他们遇到了自我发展上的“天花板”。
 
那什么是“认知能力”?
 
所谓“认知”,就是人类认识事物,对外界事物进行加工的过程。如果你对某些事情缺乏认知,你就没办法挖掘真相,获得自我改变的条件。
 
好比一些人认为,只要努力工作,每天加班加点去奋斗,美好的生活肯定会如期而至。
 
然而认知能力强的人,他们的想法就不会停留在这件事的表面。努力固然获得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,但仅仅靠努力还是不够,这只是一种“低品质勤奋”。
 
在努力的基础上,还要懂得运用不同的方式,通过各种渠道去深化这种努力,获取变现的资本;根据目标适当调整努力的方向,这样“高品质的勤奋”,才会给自己带来美好的生活。
 
所以,升级我们的认知,就是精进我们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。
 
那我们怎么做,才能够获得这种认知能力的升级呢?


一、什么是认知升级?


我们的认知能力,相当于一台性能强劲的电脑。
 
在硬件配置差不多的情况下,我们能够做什么和做得好不好,要取决于电脑的操作系统和不同的应用程序。
 
但有些电脑,之所以运用某些大型软件和游戏而不感到吃力,那是因为他们的硬件能够匹配到这些软件和游戏。
 
而对于我们人类而已,大脑就是我们的“硬件”,所以升级大脑,就能够升级我们的认知能力。
 
当然,这并不是说,把我们整个大脑都换成了另外一个更好的,才能完成这种升级。通过后天的不断练习,我们一样能够获得类似的效果。
 
而其中一个核心要素,就是“反馈”。
 
无论你学习什么,你都要懂得从中获得反馈。反馈是学习的关键,没有反馈的学习,我们就很难从事物当中吸取不同的经验,获得认知上的更新。
 
也就是说,每当我们学习一个新的思维方式,并且运用到实践当中,根据反馈的结果来逐步完善,这就是认知升级的迭代过程。
 
想要升级自己的认知,需要从四方面着手:
1. 建立认知模型;
2. 找到认知升级的通路;
3. 掌握认知迭代的思维工具;
4. 实践你的认知;
 
这也是书中主要讲述的四个部分。
 
我们可以围绕这四个方面去掌握这种自我升级迭代的方法,获得认知能力的提升。
 
当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,那么我们的世界观、格局、思考问题方式,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,从而影响到我们的人生走向。


二、建立认知模型


模型,就是把复杂事物的抽象化,变得可视化,让人更容易理解。
 
而建立个人的认知模型,就是理解道与术的概念,是认知升级的基础。
 
其中,打破自身的认知天花板,是建立模型时的重中之重。
 
那什么是认知的“天花板”呢?这就涉及到我们的认知层次。
 
一般而言,认知的层次分为高低两种:
 
低级认知能力:识记,理解,应用。
 
例如面对一条你熟悉的数学公式,你知道这条公式是代表什么,同时也能够理解这条公式是针对什么情况去应用,而你确实能够应用出来。
 
我们大部分人,都能够掌握这种低级认知能力,帮助我们很好地生活。否则你连手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,那真的有问题了。
 
高级认知能力:分析,评判,创造。
 
例如我们面对某件事情,我们能够把一些看似凌乱的知识点归纳总结起来,找出背后的核心原因。
 
通过深度分析,运用批判性思维,对其进行审视。最后在这个基础上,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,诸如理论、物品等等。
 
这种认知能力,就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了。
 
只有让自己从低级的认知能力,提升到高级的认知能力,我们才能够打破这个天花板,获得进步。
 
那要怎么做呢?
 
建立认知模型,首先必须掌握以下八个要素:
 
  • 1. 能够客观认知自我能力

 
从“我知道自己是对的”的思维,升级为“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对的”。
 
  • 2. 跳出局限性思维

 
知道自己思维的局限性在哪里,然后有意识避免,不受制于它。
 
  • 3. 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

 
能够独立思考,不会人云亦云。
 
  • 4.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

 
知道事实和愿望的差距,以及实现愿望(目标)的路径;
 
  • 5. 掌握方法论

 
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决策和行动;
 
  • 6. 具备发现事物本质的能力

 
理解现实事物规律背后的因果关系,并应对现实。
 
  • 7. 用进化的角度看世界

 
任何事情和行为是否有价值,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去决定。
 
  • 8. 实现认知迭代

 
不断储备知识与持续学习,提升思维方式。
 
当我们把这八个法则装进我们的脑袋里,我们的思维方式就会变得跟以往不同。这时我们的大脑就会获得“进化”。
 
进化的结果,就是我们会获得一种“认知现实的能力”。
 
所谓“认知现实的能力”,就是对客观世界,有深刻认知的能力,这是外在技能内化成思维能力的体现。
 
而构成这种能力的条件,有一条公式可以说明:
 
认知现实能力=(见微知著+抽象思维+逻辑演绎)能力X有效的知识储备量。
 
通过这种方式去建立我们的认知思维模型,其效果就会非常明显。
 
但怎么做呢?这就来到了第二步。



三、找到认知升级的通路


正如上文讲述的那样,知识储备,对于提升我们的认知能力,有很大的作用。
 
从了解知识分类开始进行知识储备,直到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,持续阅读,并且不断地运用写作来整理思维,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认知模型。
 
换言之,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,积累不同的知识,并让这些知识深化、整合我们的思维,我们的认知能力才会得到提升。
 
那什么样的知识,才值得我们学习呢?
 
根据联合国经合组织(OECD)在1996年的年度报告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》中,将知识分为四大类:
 
  • 第一,事实知识(know-what)

 
这种知识,可以通过观察、感知或数据呈现的知识。如中国有13亿人口;电脑是由CPU、内存、硬盘等硬件所组成;
 
  • 第二,原理知识(know-why)

 
这种知识,主要是自然原理和法则方面的科学知识。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,爱因斯坦的相对论,心理学的罗森塔尔效应等等。
 
  • 第三,技能知识(know-how)

 
这种知识,主要指的是我们通过不断锻炼而掌握有关技术的知识,或者做事的技术诀窍。如演讲口才,写作能力,美术设计等。
 
  • 第四,人际知识(know-who)

 
就是懂得向何人,获得某种知识帮助的能力。例如你不会做饭,那么你就要懂得求助于厨师给你做饭吃;你不会销售,你就要懂得找到这方面的人,给你提供帮助。
 
这四种知识,都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思维模型,提升我们的认知能力。
 
但如果对这四种知识进行细分,里面依然有很多不同的知识范畴,值得我们学习。如果我们漫无目的去学习,什么都想学,就很容易患上“知识焦虑症”。既然如此,我们就需要根据自己的目的,针对性地储备知识。
 
正如“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”赫伯特·斯宾塞对于知识价值说过这么一句话:
 
“我们认为最重要的问题,并不在于这个或那个知识,有没有价值,而在于它的比较价值。”
 
也就是说,只要这个知识,对于我们来说,比其他人更有价值,那么这个知识就具备“比较价值”,我们就可以去学习。
 
好像有些人觉得写作这种技能知识,学不学也没关系,反正又不去当作家。但对我来说,即便我也不想去当作者,但写作是一种体现出我个体价值的技能,那么我就愿意去学习和提高。
 
写作技能这些知识,对我而言就具备“比较价值”了。
 
但怎么学习呢?
1. 以兴趣为导向,以学以致用为学习的目的;
2. 带着问题去学习,注意辨别好知识和坏知识;
3. 懂得对知识进行分类整合,建立知识体系;
4. 理清知识的核心脉络,去掉繁琐,精简知识;
5. 把吸收的知识,用自己的语言转述给他人;
6. 实践,尝试通过各种方式,输出学到的知识。
 
有了这些之后,我们就能够储备到足够的知识,获得认知能力的提升。


四、掌握认知迭代的思维工具


想要快速提升我们的认知能力,除了常规性的知识积累,还需要掌握跟认知能力相关的各种思维工具。
 
所谓“思维工具”,指的就是我们储存在我们大脑当中,用来解决某些问题的思考框架和法则。
 
例如一些做决策和判断的思维工具,就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某些难题时,可以更快速地运用大脑中的框架,去解决它们。
 
而影响到我们进行认知判断的因素,大概有两个:
1. 直觉性思维;
2. 经验性思维;
 
想要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,我们必须懂得“反直觉”和“反经验”,因为这两个因素,都会导致我们产生判断下偏差。
 
好比你觉得穷人一般都穿不起好衣服,而突然有一个穿着名牌西装的人跟你说是某某企业的老板,想想要跟你谈合作,你会不会就很容易相信呢?
 
认知能力强的人,就会刻意减少自己被直接和经验影响自己判断的机会。而其中一个帮助我们思考的思维工具,就是“交叉思维”。
 
所谓“交叉思维”,就是指突破思维的联想壁垒,用新的视角去看问题,主动将各种各样的概念进行随机组合,创新发现新的领域和问题解决方法的思维方式。
 
想要提高这种思维,必须要从三方面入手:
 
  • 第一,接触不同文化和学科。

 
拓展视野的好处,就是自己的“思维观”不会集中在一个地方,看问题就会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去思考。
 
  • 第二,采用不同视角和多重观点。

 
对于相同的事情,不同专业和领域的人,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理解。在同一件事上,产生不同的观点角度,这既是多重观点。
 
多种观点,有利于我们发现自己思维的盲区,同时会给予我们更多的启发。
 
  • 第三,反转假设。

 
对习以为常的事情,用相反的角度进行探索分析,我们说不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。
 
例如你听到一个故事,男生抛弃女朋友,从而认识另一个女生。我们正常的理解,就是这个男生是渣男。但有没有想过,或许是女朋友先做了一些对不起男生的事情呢?
 
可以看得出,这三种练习方式,都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“联系性”。
 
无论是面对不同的事物,还是分析相同的事物,把已知的要素串联起来进行思考,就是“交叉思维”的运用。
 
例如把轮子和箱子,经过交叉思维的思考,把这两者联系起来,我们就会得出一个手推行李箱;而在箱子上安装一个助推器,这个行李箱就会变成电动行李箱。
 
所以,交叉思维最重要的地方,就是“联想能力”。联想能力,自然就是认知能力的必备素质之一。
 
只要通过这三方面的练习,我们的“交叉思维”,就会慢慢变成自身的思考方式;在面对不同难题时,也能够把他们串联起来,进行相关的思考。


五、实践你的认知


想要获得强大的认知能力,当然还是需要去实践。
 
当你掌握到上述的法则,接下来要做的事情,就是从现实生活当中,不断寻找机会实践。
 
知行合一,永远是我们抵达终点的重要举措,提升我们的认知能力也是如此。
 
把学习和实践变成一个闭环,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更新自身的思维方式,从而实现自我认知能力的迭代。
 
在这个基础上,逐步应用到工作和生活当中,那我们的做事方式,才会产生巨大的改变,最终带动到我们人生进程的改变。
 
所谓“认知升级”,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好而已。(本文完)


《新用户思维》原创热文推荐:

 你这么坚持品质,为何还是止不住客流下滑?
 盲目跟从带货,是企业对直播最大的误解
 私域流量的终极奥义:不在流量,而在于人!
 疫情之下着急要做新零售,98%的企业老板都弄错了!
 营收破260亿的海底捞,如何破单店负增长的困局?


思维方式
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
点击阅读原文,立即报名!

轻松掌握 RAID 配置:各大品牌服务器攻略(保姆级教程)

RAID 0 级别:比如服务器设备上有 4 块 4T 硬盘,配置 RAID 0 后,这4块硬盘就变成了一个整体,也就是4块硬盘 * 4T = 1

Ideogram:一款秒杀Midjourney,免费无限生成的AI绘画神器

导读:Ideogram AI是一个文本生成图片的平台,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好用、免费又没有生成限制,因此可以秒杀MJ和SD。AI绘画是人工智能领域的

分布式ID生成器-雪花算法

1. 雪花算法(Snowflake)Twitter的Snowflake算法是在分布式系统中一种自增ID的算法,ID能够按照时间有序生成并且可以做

17个机器学习的常用算法

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,对一个问题的建模有不同的方式。在机器学习…的分类类别;如何选择一个最佳的值,这取决于数据。一般情况下,在分类时较大的值能够减小噪声的影响。但会使类别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。一个较好的值可通过各种启发式技术来获取,比如,交叉验证。另外噪声和非相关性特征向量的存在会使近邻算法的准确性减小。…点。来源:图灵人工智能仅用于学术分享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- -

为什么要学习少儿编程?这些理由你无法拒绝

快速上手,机器人可以连接很多传感器,让机器人实现很多功能,机器人搭建+编程的学习方式更生动,在学习编程的同时也可以激发孩子的创新能力。在幼儿园接触过简单机器人搭建、编程的小朋友,小学-年级再接触机器人编程,一点儿都不费劲!然而之前毫无基础,等小学-年级才开